EN 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概况 > 信息公告 > 最新动态
“柯学引领,精准实践”唐山市开平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柯达伊教学一年级实验教材教研总结
时间:2025-07-20来源:北京音协柯达伊音乐教育

时间匆匆,如白驹过隙,随着期末的钟声敲响,我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柯达伊教学一年级实验教研活动也完美收官啦!

1.jpg

2025年2月20日,在北京市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崔健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开启了新一轮的实践教研活动,本学期共进行了6次线上教研活动,隔周周四晚7:30—8:30进行教研活动。我区共有8名骨干教师参与了课程实践,本学期还是由我区王丽丽、卢晰、高彩丽、蔡妍、张玲玲、兰大卫、曹帅、张艳丽8位老师继续跟随教研,各位老师都在这学期的教研中收获着成长的喜悦与硕果。每一位教师都在这场教研实践的旅途中,经历了一段充实且意义非凡的历程,书写下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

一、教学成果与学生成长

课堂瞬间

唐马路小学卢晰老师

2.jpg

西尚庄小学王丽丽老师

3.jpg

第二实验小学高彩丽老师

4.jpg

贾庵子小学蔡妍老师

5.jpg大丰谷庄小学张艳丽老师

6.jpg

水山樾城学校张玲玲老师

7.jpg

第一实验小学曹帅老师

8.jpg

荆各庄小学兰大卫老师

9.jpg

教师心得体会与感悟

在这一年的课堂教学中,我严格按照崔老师的教案内容,从歌唱游戏切入,学生在轻松氛围中自然掌握音准、节奏。柯尔文手势辅助直观有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听辨能力,他们参与热情高涨,音乐基础素养与表现力明显增强。一年级的小朋友节奏感、音高感进步尤其显著,真正在玩中学,唱中悟,为后续学习播下坚实的音乐种子。

10.jpg

一学期的教研活动又结束了,在这一学期的课堂实践中让我又有了新的收获。

柯达伊教学法强调“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这一理念在我刚接触到柯达伊教学法就深深触动了我。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参与实验班教学过程中,越深入接触,越能感受到这一理念一直贯穿我们的实验教材。

在我的实验班不管是基础好的孩子还是基础差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在课堂中孩子们参与度能达到100%,整节课孩子们都聚精会神跟老师活动,因此学习内容掌握的很牢固,比如节奏方面正确率能够达到100%;音准比原来也有了明显进步;首调识谱正确率也能达到100%;歌曲表现方面背唱歌曲孩子们都没问题,表现力还有待加强。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积极运用柯达伊教学法。根据自己学生的年特点和音乐基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中找到乐趣和自信。我也会不断学习和探索,为学生打造更优质的音乐课堂,让音乐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11.jpg

通过学习柯达伊教学法的这段经历,让我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收获了不少实践与认知上的启发。

一、“听觉先行”的训练逻辑高效且实用,柯达伊教学法始终将“听觉”放在首位,主张先通过聆听建立音乐感觉,再过渡到读谱和书写。在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模式更符合人类对音乐的自然认知规律:比如学一首新歌时,先反复听旋律、打节奏,让身体记住音乐的流动,再学唱谱就会轻松很多,避免了“识谱快但唱不准”的问题。

二、节奏与视唱工具的巧妙运用- 节奏名(如四分音符叫“ta”,八分音符叫“ti”)让抽象的节奏符号变得具象,尤其是对儿童或音乐初学者,用口诀念出节奏,能快速建立节奏感知。

- 首调唱名法(do、re、mi 随调性灵活移动)则降低了转调学习的难度,帮助学习者更专注于旋律的线条感,而非固定音高的机械记忆。

三、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结

柯达伊教学法常结合游戏、身体律动(如拍手、跺脚、拍腿)进行教学,让音乐学习跳出枯燥的技能训练,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用拍手模仿火车开动的节奏,用身体晃动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参与感,还能让学习者体会到“音乐就在生活中”,从而更主动地亲近音乐。

总的来说,柯达伊教学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不仅教给人音乐知识,更传递了一种“用音乐表达自我、感受生活”的态度,这种理念无论是对音乐学习者还是教育者,都有长久的启发意义。

12.jpg

通过这一学期柯达伊教学法的学习,让我对“如何教音乐”“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启发,柯达伊教学法强调“先听后唱、先感后知”,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孩子们不是被动记符号,而是用耳朵、身体去“体验”音乐,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比死记硬背更扎实,也让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持久。

柯达伊教学法重视从本民族音乐出发,这一点给了我很大启发。这让我意识到,音乐教育不仅是教技能,更是在传递文化认同——当孩子们从音乐中听到“家乡的声音”,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就会多一份温度和归属感。

这学期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从“教音乐知识”转向“带学生感受音乐本身”。未来,我还需要在如何兼顾学生差异、如何让民族音乐与教材更自然融合等方面继续探索,但柯达伊教学法传递的“音乐即生活”的理念,已经深深影响了我的课堂。看着孩子们能用歌声、手势、动作自信地“玩”音乐,我更加确信:好的音乐教育,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音乐的“参与者”,而不只是“旁观者”。

13.jpg

过这一年的柯达伊实验教材教研,无论是从音准上还是节奏上,我都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比如sol和mi两个音的音准以及移调练习,还有简单的节奏练习。

此外,在个人二声部以及节奏卡农方面也有所进步,我认为孩子们的进步和柯达伊实验教材符合孩子们的发展特点和教学规律密不可分。

14.jpg

跟随着崔老师学习柯达伊教学法,我对如何教授学生有了全新领悟。

崔老师讲的实验教材从孩子们熟悉的童谣入手,先让他们在童谣游戏里感受节拍,再慢慢引入节奏、音高、柯尔文手势等。

记得在教材讲解课上崔老师总说:“别急着讲理论,先让学生爱上唱。”比如教识谱,她会先用节奏卡片做节奏游戏,等孩子们对音符有了直观印象,再结合简单旋律练习。这种由浅入深的练习,让我学会了在课堂上多观察学生的反应,把复杂的音乐知识拆成学生能接住的一个个小台阶。

半年的教学中我也像崔老师那样,带孩子们从兴趣入手慢慢引导,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才懂得柯达伊教学智慧有多珍贵。

15.jpg

本学期通过柯达伊教材的学习与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魅力。通过律动、手势、游戏等趣味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同时更重要的是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教学问题的即时应对力,还有在对传统固有模式的突破。曾因学生无法快速掌握音高等而焦虑,如今更加珍视他们在试错中获得体悟。教学相长,让音乐更有温度。

16.jpg

经过这一学年柯达伊实验教材教研,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比如从sol和mi两个音的音准,五线谱和手指谱上找音,以及转调,而节奏进步也非常大,个人二声部、个人三声部以及节奏卡农,我认为孩子们的进步虽然离不开老师,但是和柯达伊实验教材的优越性密不可分。

17.jpg

我们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柯达伊教学法在音乐课堂的实践应用。针对本学期发现的问题,老师们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注重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加强对教材融合的研究,开发出更具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相信在“柯学引领”下,通过精准实践,开平区的柯达伊教学将不断绽放光彩,为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优质的音乐教育,让音乐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一学期的柯达伊教学一年级实验教研活动,使老师和学生都收获满满。衷心感谢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专家、领导,为我区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学习、成长的平台,感谢崔健老师的柯达伊实验教材为音乐教育做出的贡献。感谢我区教研员张红梅老师对我们的引领与鼓励。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继续前行,期待下一学期的“柯学引领,精准实践”之旅。

微信公众号
微信咨询